儿童、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状况的危险信号是,为什么说家长才是孩子心理抚养最好的导师?

儿童、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状况的危险信号是

1、儿童、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状况的危险信号是

先说儿童,他们的语言能力并不是很强,一般都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所以观察孩子的行为与同龄的其他孩子时候有明显差别;另外同母亲的关系也可以用来衡量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例如母亲离开孩子,孩子没有任何反应(不哭不闹),母亲与孩子亲近,孩子反感。 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是比较难以判断的,好在现在很多心理咨询师是专职的儿童心理咨询师,他们的经验比较丰富,有的可以通过儿童的图画、姿态进行分析。 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除了看临床表现外(一般类似看成年人),同时从心理测量的角度来说,有很多心理健康的心理测量材料都是青少年专用的。

为什么说家长才是孩子心理抚养最好的导师?

2、为什么说家长才是孩子心理抚养最好的导师?

人类从出生到成熟统称为儿童期,这一时期是人类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大,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儿童的心理在这个时期完成了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从萌芽到成熟的整个发展过程,是接受教育最有效的时期,因而受到社会及家庭的极大关注。  心理健康要从小抓起西安市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张婕表示,不少孩子在幼儿期或学龄前期就出现了心理异常,只是表现比较轻微,并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孩子上学读书后,这些心理疾病影响了学习成绩,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般来说,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作心理求助信号。首先是情绪表现,孩子会出现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想轻生等情绪。其次是行为表现,他们会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语、少动、精神不集中,甚至还会有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等行为。最后是生理表现,孩子会出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等症状,甚至全身不适,而躯体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又没有躯体疾病。“心理健康要从小抓起。心理健康的孩子会感到愉悦,可以很快适应各种环境,并与他人正常交往,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同时,心理健康的孩子能够科学、理性地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张婕主任指出,孩子心理健康,对他今后的生活、工作、婚姻等都非常有益。反之,如果一个孩子心理不健康,家长不及时干预,会引起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影响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业成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适时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张婕主任提醒,3—6岁的儿童处于学龄初期,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6—12岁的孩子处于学龄期,他们面对着勤奋与自卑的冲突。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在孩子还处于学龄阶段,就开始注重儿童心理,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责任感与幸福感。言传身教培养健全人格家长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教育方式。家长要多花点时间陪陪孩子,真诚地关心孩子,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与他们一起说话、交流,多互动。通过一些简单的事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看看孩子在做什么?想什么?有目的地培养他们好的习惯和爱好。同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与学校老师经常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疏导。对孩子最大的爱,最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张婕主任强调,别因年龄小而轻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不少家长把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当成孩子一时的情绪化行为或偶然现象,或是以“孩子还小”作为安慰。拥有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希望。希望孩子有着健强体魄的同时,又能拥有美丽健康的心灵。这就需要父母们学习一些儿童教育及儿童心理方面的知识,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心理健康:父母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

3、心理健康:父母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从娘胎里出生后要经历生活中很多事情的考验,如果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自热而然的会通过考验;如果不能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那么生命中将会出现不断的困扰阻拦。然而,健康的心理也是父母给予的。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著名的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是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并说明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一个积极的或消极的结果,每一个结果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会影响下一个阶段的结果。  无论是婴儿期、儿童期、学龄期、青春期还是成年期,都是人生人格健全发展的关键,任何阶段的偏差教育都会对今后的人格健全造成障碍。现在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积极还是消极,都能从之前的不同时期内找到答案。而儿童时期是懵懂婴儿时期向基本了解世界的学龄期转化的阶段,是孩子人生的转折点,所以,千万别忽视儿童时期的心理教育,这将是影响一生不可逆转的重要阶段。  心理健康要从小抓起,心理健康的孩子才有机会赢得未来,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个父母,每个老师的责任,更是对孩子负责的最重大付出。掐断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再因为忽视而出现另一个“走饭”。  儿童健康的定义是什么?  儿童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部分,更要提醒的是不仅不要忽视心理健康,更要将心理健康当做儿童健康的首要部分对待。因为身体不适,发烧感冒能明显的外在体现,很容易被家长发现,只要及早治疗基本可以痊愈。而心理出现疾病的苗头是不容易被发现的,如果又遇到将心理疾病不当病的家长,就会让心理疾病肆意蔓延,最终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就很难治愈。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总体情绪乐观向上,对周围事物有欲求。  

2、不惧怕与人交往。  

3、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4、能正视挫折困难,思想行动能与时俱进。  

5、人格健全。  只有符合以上5个标准的儿童,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标准并不是一道“黑线”,左边是健康,右边是不健康。心理是个渐变平衡的事物,只有各方面一直处于均衡状态,才算是基本健康。可以说,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具有抑郁情绪的人是100%的,而这所有的人中,只有20%会转化为有抑郁倾向的人,有抑郁倾向的人有4%会恶化为抑郁症病人。在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抑郁来源于幼年时代,这就像埋藏在地下的抑郁种子,如果成人之后遇到某种催化剂催化,这颗种子就会像遇到肥料,突破土壤的束缚,将抑郁倾向爆发成抑郁病。  儿童心理问题除了先天性自闭症,一般不会到不能治愈的程度。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是渐进的,在开始出现问题时会有一些信号,情绪上表现如:易怒、焦虑、烦躁、无精打采;行为表现为:不爱上学、觉得活着没意思、不愿意和别人相处、沉默寡言、暴力;生理表现为:失眠、腹泻、耳鸣、呕吐等等。而出现这些异常,到医院检查还查不出病理原因,那就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如果没有以上症状孩子的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要锻炼孩子拥有一颗强大的心,否则没遇到问题尚可,一遇到问题,就很容易出现以上的症状。

生活环境对儿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4、生活环境对儿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看看这个能不能帮到你哦随着社会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幼教事业的深入发展,研究幼儿的行为发展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现代教育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人的智能开发遵循着一条递减的规律,也就是说,开发得越早,人的智能开发的程度就越高,反之则相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才的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儿阶段。一、慨念的界定  那么什么上是“环境”呢?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郎芬布伦纳和克劳特曾这样说:“环境包括有机体本身以外的,影响人的发展或者受人的发展影响的任何事件或条件”。根据此定义,可以把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  在幼儿园,环境与婴幼儿行为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们又把环境分为“硬环境”即物质环境和“软环境”即社会心理环境,幼儿园的门面,走廊,各种器材设备配备、室内外场地、活动室,盥洗室等属“硬环境”,墙面和空间视觉材料的布置,保教人员,幼儿与成人,幼儿之间的关系属“软环境”。幼儿的行为转化和知识的获得,多与这些环境设施互动而产生作用有关。二、理论依据  《规程》中明确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促使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  对于2-3岁幼儿来说,环境是会说话的。良好的环境刺激会引起幼儿积极的、有价值的反映,同时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行为、习惯、个性、知识和技能。  这是因为2-3岁婴幼儿的心理特点:1.身体的发展,达到摆脱成人携带、能独立地移动自身位置的能力,去实现随意活动。2.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达到神经细胞数量增长和神经联结结构基本完成,以保证婴幼儿随意活动的实现,脑的功能区域的划分和成熟,以保证言语活动、愿望意向表达和空间、方位和形象的表征。3.言语能力发展,达到包括初步掌握规范化的语法规则,以保证为基本生活所需的口语理解与表达的基本言语交流功能。

4、认知能力的发展,达到在表象记忆水平上,在动作中进行思维操作,以保证生活中的探索和获取认知需要的满足。

5、自我的发展,达到把自己与外界、他人区分开来,以保证对客体有所要求和意愿的实现。

6、情绪的发展,基本情绪的各类品种已具备,以保证婴幼儿在环境变化中的有效适应。

7、个性的发展,个体稳定的气质特征明显定型和性格倾向的初步显露。

8、社会性的发展,通过依恋成人、与他人交往、对新异性探索和对威胁性 回避的社会技能,以保证婴幼儿的初步社会适应能力。  根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制定目标,以保教结合为原则,发展良好的个性,使他们成为快乐人。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在环境上下功夫,创设一个温馨、柔和、熟悉、舒适、随意、具有安全感的、具有家的特质的“硬环境”,其次,所有保教人员具有慈母般的爱心的“软环境”。三、具体方法和原则如下:(一)硬环境:

1、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环境教育的最基本的原则。所谓综合性原则,是指在进行环境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坚持全面发展和联系的立场,使学习者从整体的角度获得较为全面的环境意识、知识和技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问题,形成综合的观点,从而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并思考解决环境问题。  对2—3岁的幼儿来说,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家庭生活环境,进入一个全新的集体生活环境,不论从心理还是生理,都是一个重大的环境转变,看似无形的环境压力对托班幼儿来说是十分巨大的。他们进入陌生的环境中,原有的心理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就产生了矛盾和斗争。斗争可能有二种结局:一是某种新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而被迫放弃;另一种是婴幼儿在新的需要推动下,心理各要素都获得了发展,最后,能暂时满足新的需要的心理结构形成,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到了新的水平,婴幼儿新的需要与新的心理结构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但这种平衡不是恒久的,在新的平衡的基础上不断产生的新需要又会使刚达到的平衡遭到破坏,新的矛盾和斗争重新开始。新的需要与代表一定心理水平的已有的心理结构的斗争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结局,这不仅取决与双方的关系,还要受到客观条件,特别是教育的制约。婴幼儿只有通过活动,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其心理才会得到发展。  为此我们在设备设施的创设中,把家的特质带入幼儿园,形成生活设施家庭化,使幼儿感到安全、温馨、舒适、快乐。  在实施这一原则时采用的几个方法:(1)安全性  由于2-3岁婴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提供的教玩具特别注意安全性,既不能太重,也不能太小,以防进入婴幼儿的耳、鼻孔中。各种玩具橱的高低应适合婴幼儿的高度,并且不能防碍婴幼儿视线。如设计有小阁楼,其栏杆的高低和宽窄以孩子的头不能钻出来为准,并注意美观。所有的玩具橱的四角都应是园角,以防事故的发生。教室四周墙壁运用软包装,减少了幼儿碰撞的机会:门缝用皮革封住,使幼儿的手不再被门夹住;铺有软垫的运动操场,让幼儿能大胆地锻炼。(2)多功能  由于幼儿园的场地空间是十分有限的,如何充分挖掘有限的空间,有能让孩子得到充分活动,生活在舒适的空间里。  在设计玩具橱时,注意“立体”多功能性,促使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使他们感到幼儿园是非常快乐的,有利良好的个性形成。教室的活动区域划分以三个大型多功能玩具橱为主,配以形象可爱和轻巧柔软的布艺沙发,打破了以桌椅划分活动区域的呆板、枯燥的现象,玩具橱的新颖性、安全性和多功能性,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区域活动内容,满足了2—3岁幼儿在心理上、体力上处于“无时停”的年龄特征。如小乐园的滑滑梯为幼儿提供了走、爬、跑的动作发展的室内场所,又为他们提供了松散的活动空间;同时在午睡时又可变成一个个小床,让幼儿在熟悉有趣的环境下甜甜入睡。那些可爱的卡通靠垫和小沙发,使幼儿得以象在家中一样自由爬动或躺下休息,增加了活动场所的层次感、空间感及与同伴交流的机会,既能分散地形成区域,又能相对地集中;既能快乐、安全、安静地活动,又便于教师的照顾,分散环境对幼儿的压力,转移幼儿对亲人的依赖,以便更好地投入到活动中。2.趣味性原则  因为2-3岁婴幼儿的情感体验对认知起着促进作用,当某一种新鲜刺激在图式形成和进一步归挡,被纳入充予感情的图式项目中,并获得感情充予。  2-3岁婴幼儿独立上厕所有点困难,认为厕所是脏、臭,每当上厕所时,总带有恐惧的心理,导致常常尿在身上,根据这一特点,在设计厕所布局时,注意墙面瓷砖图案趣味性与地砖、水池色彩的协调,并配有迷你型的小马桶、小便池,水池龙头的开关适合婴幼儿,上面有一排低矮的小镜子,使他们一进入厕所,能有个宽松的、自由、温馨的犹如家的盥洗室。  婴幼儿入园后,几乎没有因为上厕所而哭闹,相反,上厕所是为他们提供交流的好机会。3.协调性原则  2-3岁婴幼儿知觉辨别能力随年龄增大有了一定的提高,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刺激有利于知觉、视觉的发展。  因为,视觉的刺激是形成人类认识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是人类在进化中得到的,超越接触感觉的距离。所以在室内教室墙面的色彩应选择一些温柔、粉色为基调,如:粉红色、淡黄色等,玩具橱则以原色为主,大红、蓝的、白的、老黄等色彩鲜明,能吸引婴幼儿,玩具的配备也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有序的投放,提高婴幼儿的游戏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二)软环境  良好的师资,是保证婴幼儿身心理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由于2-3岁婴幼儿从家庭直接走向幼儿园,原先以婴幼儿为主的家庭式养护一下子被“强迫”服从于一个统一班级集体,强烈的依恋常会使婴幼儿产生恐慌心理,他们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慈爱,充满温暖的环境,如果缺乏这一沃土,就不利于其心理的发展。在创设软的环境时注意的几个方面:

1、合理配置人员的原则(1)慈母般的爱心:负责教育2—3岁班的幼儿教师,应有极富爱心和耐心。教师与孩子交谈,都要蹲下,和孩子平视,象妈妈一样用亲切温柔的语调与他们交谈,倾听他们的需求,理解他们的意思,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随时用和蔼的微笑,温柔的怀抱,轻轻的抚摸,让孩子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创设平等的人际氛围开展各类活动。(2)语言的生动化:2—3岁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为了让孩子既能听懂指令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又使口语表达规范,教师们自编许多儿歌,用以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养成,通过音乐信号,各种形象的小标记,来暗示孩子,使孩子乐意探索,并逐步遵守活动规则。(3)敏锐的观察力:孩子年龄越小,他们的个体差异越大,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随时能捕捉和发现每个孩子有宝宝点滴变化,并把他们的变化过程记录在案,以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2、参与性原则  2-3岁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自我概念是一个人自如、自尊、自信及独立性等个人特征形成的基础。婴幼儿自我概念是健康的鲜明的还是不健康的,薄弱的、主要取决于成人过去、现在和未来与婴幼儿相处的方式以及婴幼儿对这些重要关系的评价。  合理按排一日活动和有目的的有序地投放玩具,有利于婴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1) 合理安排一日活动的时间,根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大块面的时间段,让婴幼儿可以按照各自经验和活动的速率,完成活动要求,减少被动服从教师的机会,给婴幼儿一个相当宽松的自由时间,把时间分为区域活动,户外活动,集体游戏,生活活动四大块时间,让婴幼儿在充足的时间里自由选择活动。以下是2-3岁 秋季作息时间表:  7:30 ——9:00 区域活动  9:00 ——9:30 生活活动  9:30 ——10:00 户外活动  10:00——10:30 集体活动  10:30——12:00 生活活动(含午餐)  12:00——14:45 午睡  14:45——15:45 生活活动  15:45——16:15 户外活动  16:15——16:30 离园准备(2)玩具投放有序性,参与性,启发性  由于婴幼儿年龄小,喜欢独自玩耍,不愿与人合作,年龄越小,攻击性行为就越大,根据这一特点,规划和调整不同的活动区,所有的区都有利于婴幼儿的自发参与,有集体活动,分组活动,个别自由活动,如:动手区的包糖活动;给娃娃打扮头发;(使用各种发夹代表头发),教师及时把孩子的作品布置到墙面上,使他们成为环境的参与者、设计者,同时发展他们的小肌肉动作。  又如:点名活动宽松的场景,使孩子感到快乐,有利于婴幼儿的口语表达的提高,有利于良好的个性形成。  综上所述,环境的创设,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应符合2—3岁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的表现及发展,从他们的年龄出发,保证必备的设备,提供的玩具具有弹性。当婴幼儿在使用玩具时,教师要注意倾听、观察;当孩子行为动作、技能、理解力有了一定的发展时,教师要注意提供更复杂的玩具,提高他们的活动难度,使他们原有的心理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产生了矛盾和斗争,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婴幼儿在新的需要推动下,心理各要素都获得了发展,幼儿的心理发展到了新的水平,婴幼儿新的需要与新的心理结构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但这种平衡不是恒久的,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下,才能在新的平衡的基础上不断产生的新需要,促使婴幼儿的认知水平、动作、技能等全面发展,实现我们所制定的目标。

小孩五岁了,晚上睡觉总是磨牙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身体哪儿不健康还是体内缺少什么元素呢?

5、小孩五岁了,晚上睡觉总是磨牙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身体哪儿不健康还是体内缺少什么元素呢?

人在6岁至13岁都处于换牙期,为适应上下牙齿磨合都会有磨牙现象。上下牙刚刚萌出时,牙齿的咬合位置还未完全确定,牙齿之间会有些不合适,如高低不平或新长的牙齿过于锐利。这时候,通过磨牙可磨去相互接触时不合适的部分。因此,对于处于乳牙萌出期和乳恒牙替换期的孩子来说,夜磨牙是正在建立正常咀嚼关系的一种活动,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但是,过了换牙期的青少年和成人若常有磨牙的现象发生就是一种病态。导致这种症状发生有这些原因:   一是精神因素,情绪紧张是磨牙症最常见的发病因素。恐惧、愤怒、抵触以及情绪压抑而难以发泄时,这些情绪便被隐藏在下意识中,并通过磨牙等其它方式周期性地表现出来。据观察精神病患者中,磨牙症是常见现象,当您想逃避潜意识的心理压力时,很有可能在睡眠中出现磨牙。许多学者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还证明,磨牙症患者较非磨牙症患者的悲观情绪更多。当然不是说所有的人出现上述情况时都会磨牙,这里还有个体的差异,只能说当您发生磨牙时,应该往这方面找找原因。   如白天过度兴奋、紧张、愤怒以及神经受了刺激,使得夜间睡觉时精神不能安静而发生磨牙,若儿童白天玩得过于兴奋,或者那些白天工作过于紧张,夜晚睡前还忙碌不停、过于疲劳的人,入睡以后虽然大部分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但还会有一部分区域(如脑桥的三叉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这样,它就会发出“信号”命令面部的咀嚼肌作短暂持续的缩。于是睡着的人就表现为下颌不由自主地上下左右前后运动,从而发出“吱吱”的磨牙声   二是肠里有寄生虫或其他原因,人在夜晚熟睡时,寄生虫在肠腔里蠕动,使得神经受到了某种刺激,引起神经反射作用。蛔虫能分泌多种毒素,如神经毒素、过敏毒素、溶血毒素以及酶性毒素等。此外,虫体排出的某些代谢产物也会不断刺激正在熟睡中的人体大脑的相应部位,使有些人夜间咀嚼肌持续收缩从而造成磨牙现象。但并非是有寄生虫病的人夜里都磨牙。有的人平常饮食不规律,导致胃肠道疾病,内分泌紊乱以致引起磨牙症,另外,有的人有时晚间吃得过饱,入睡时肠道内积累了不少食物,胃肠道不得不加班加点地工作,由于负担过重,会引起睡觉时不自主的磨牙。儿童营养缺乏,血糖血钙浓度,内分泌紊乱,变态反应等都可能成为磨牙症的发病因素,有些病例则表现有遗传因素。另外尿酸增多症、甲亢、过敏、膀胱应激症等可能与磨牙症有关系。   三是牙齿接触的异常,牙齿和牙列的疾患。龋齿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继而发生牙髓炎、根尖周炎,引起疼痛、脓肿,甚至是乳牙早失,这些会造成单侧咀嚼习惯。长期偏侧咀嚼,会使咬合不均匀,引发牙合障碍,从而导致持续性夜磨牙,以及牙列不齐,如牙齿拥挤、反牙合,开牙合等,都会使牙合不协调,从而引起夜磨牙。如有咬合过早接触时,患者常试图将此牙面高点磨平,如果这种现象经常发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磨牙症。磨牙症由于上下颌牙接触时间长、用力大,往往会出现全口牙齿过度磨损,前牙更加明显,而出现牙齿过敏症、牙髓病,或者引起咬合创伤而出现牙松动,食物嵌塞。另外牙合的类型、牙齿的位置、牙齿的松动、下颌运动型、牙型和修复等,与磨牙症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关系   四是过度疲劳以及职业因素,如从事精细工作者,运动员、IT工作者、文字工作者及钟表匠、设计师等易患磨牙症,这同时也于神经紧张相关;    五是体内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者易患磨牙症,如相当一部分儿童夜间磨牙就是因为偏食、挑食使身体营养不均衡导致的;    再有长期磨牙中枢神经系统失控,成为习惯性磨牙症:磨牙与梦游、遗尿、恶梦一样是一种不自主的下意识动作,是睡眠中大脑部分唤醒的症状,是失去高级中枢调节控制的一种反应。由于大脑皮质活动受到控制,下意识的闭颌反射增加,肌肉张力和收缩的节律性均发生明显改变,出现紧咬型和磨牙型的活动;苏醒后,磨牙得到控制。大部分长期性磨牙的患者最根本的原因与此相关.磨牙成为睡眠中的一种条件反射行为.   另外,性格内向、情绪激动、经常口中咬东西成习惯的人也容易患磨牙症, 同时,睡眠中侧卧位和腹卧位睡眠姿势也容易产生磨牙症。这些姿势使下领受压不均匀,关节位置改变,牙齿形成干扰接触致颌肌张力增加,表现出咬牙或磨牙。

浅谈如何抓好聋生心理素质教育

6、浅谈如何抓好聋生心理素质教育

黄 惠 特殊教育学校是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地方,也是专门帮助残疾儿童健康成长的机构。由于聋童学生生理缺陷与障碍,限制了其与外界的交流,同时,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聋生心理发展显然比健全儿童存在的障碍更多。多年的特殊教育管理经验,使我对聋生的心理素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之本校于2006年申请了省级课题《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现结合我校实际浅略的谈谈有关聋生的心理方面的问题。 一、聋生的心理问题形成的几个主要原因。 做为从事聋教育的教师,要想顺利地解决聋生自身或聋生与聋生之间发生的事情,必须首先对聋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因素有所了解,这样才便于开展工作,所以,我们一起来探讨聋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几个因素:

1、听觉障碍是造成聋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 聋生由于耳聋的局限,语言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手段,他们思维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聋生的认知能力、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等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比如情绪往往容易波动,表现为焦躁、易怒等特征,再比如年龄小的学生不以为偷东西是一件不道德的行为。

2、社会环境是聋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因素之一。 在我国,社会对于残疾人还缺乏必要的认同,做为残疾人,他们的心理敏感度更强,更容易受到这方面的伤害。面对伤害,一部分学生表现为自卑、胆怯,另一部分学生则选择一种对抗的情绪,而这两种情绪都不利于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同时,通过社会观察、看电视等途径传达到聋生心目的不良社会现象,也导致他们认识上的偏差,容易产生不健康心理。

3、学校、家庭环境在聋生心理问题形成中的不良影响不容忽视。 部分教师在教育时面向全体,忽视个性差异,以及教育观念的偏差等问题降低了学校教育的功能;部分孩子家庭的残缺、家长粗暴的教育方式以及语言无法沟通等问题使聋生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有的家庭教育方法甚至走到了学校教育的对立面。 二、学校如何抓好聋生心理素质教育 要想还给聋生一个健康的心理,学校必须承担起主要的责任,可以说,聋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就在于学校教育。聋校开展的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对聋生心理各层面施行积极影响,补偿其心理缺陷,培养出良好的心理态度,为他们的一切行为提供健康的心理背景。这是一个隐藏得较深的、容易被忽视的课题。而恰恰是这个课题的实施和落实,对聋生心理产生实效的价值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正确的认知、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等等,是他们将来适应社会生活与寻求自身发展的关键。 聋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只有在教育方法上形成亲善的氛围,教育形式上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通过实践,我认为学校对聋生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必须营造好五个环境。

1、营造友好、信赖的个人环境 一般来说,聋校师生比不大,这为每个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打开了方便之门。尽可能多地接近、了解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成为他们心目中有威信、敢于倾诉和乐意信赖的人,是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任何认为聋生缺乏思想的想法都是极其错误的,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情感世界,而几乎所有不良思想及其外在的行为表现都是心理上的压力或困惑所造成的。我们教师应该多抽时间陪学生玩一玩、说一说,探寻他们犯错误的根源,赏识他们的判断能力,信任他们的改变,宽容他们的不足。实际上,学生们感情很脆弱,对他人有很强的依赖思想,当他真实地感觉到你在重视他,关心他时,他就会主动走向你,找你倾诉,盼望得到你的夸奖和安慰!我们应该抓住这样的时机对其循循善诱。作为学校校长,我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并且手语也不是很好,但我努力做到微笑着面对每个聋孩子,孩子们看到我的笑容,都愿意和我亲近,有烦恼时也愿意和我交流,我经常能收到孩子们递上来的纸条,包括他们对老师的意见。而我,每次都巧妙帮他们解决问题,师生之间也没有什么误会。 我常常对老师们说:“关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催化剂”。我要求学校的每一个老师都要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这样,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怀和爱护,就产生了愉快的情感体验,也就以友好回报老师,对老师充满了信赖,友好、信赖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敞开了心门,接受并服从于他们心目中的领袖式教师。目前,我校学校师生关系非常和谐。 所以,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帮助聋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基本条件之一。

2、营造团结、民主的班级环境 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基本的单位,是学校的细胞。班级和谐环境的营造能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良好的班级环境应该是民主、团结、充满人文关怀、充满理解、尊重和信任的,是具有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充分利用集体的环境和力量也是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班主任是这个集体的核心,我们要通过民主的管理和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发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调节人际关系,加强集体主义价值导向,使班集体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我们发现,良好的班集体一旦形成,在与同班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每个学生既能自我约束,为班集体利益争贡献,又能发展和兼容鲜明的个人性格特征。学生们时刻都能感受到在这个光荣的集体里,有团结的亲密、互助的责任、宽容的快慰……他们的心灵会在这样的熏陶里体味到与人为善的乐趣,并且内化为自律的行为。他们会感觉到集体生活中会有约束,而这种约束是主动意识到的,是自觉自愿接受并服从的。他们更愿意在这个集体里寻找机会突出自己、表现自己的特色。所以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沃土和熔炉。

3、营造严肃、和谐的学校教育环境 和谐的校园,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和谐的校园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和人格的和谐发展。特定的条件使特殊教育学校往往采取封闭式管理,学生与外界的接触有限,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生活在校园里,因此,校园环境对他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聋生心理缺陷的根本原因在于知识的贫乏。而增长知识,提高认识水平,是聋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所以,我们切实规范办校行为,并大胆实施课程改革,严格落实好各科的教育教学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努力增长学生的知识和特长,使他们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均衡发展。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龙头,完善的德育工作内容和形式,能让学生融洽地生活在一个既严肃又活泼的大集体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共同进取的乐趣,因此我们通过班(队)会、流动红旗评比、国旗下的讲话、开展与外校的联谊、丰富的文体比赛、组织观看健康的电视节目等活动,让聋生感受到时间与精神上的充实,再也不会有以往的那种空虚、无所事事的感觉。不仅如此,这一些活动还具有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并培养出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乐观进取精神。优美的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各种兴趣展演活动的开展,更能使学生们心情舒畅,最终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此外,学校还非常重视对心理素质教育的科学测评和综合分析,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始终纳入管理者的视野。

4、营造开放、协同的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残疾人是家庭和社会中需要给予特殊帮助的群体,而对社会现象的片面认识、家庭关爱的缺失,都会成为聋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我们调查发现,聋哑儿童家庭的“完整率”比正常儿童家庭要低得多,比如父母离婚、多人残疾、过于贫困等情况普遍存在。电视不健康节目、聋人犯罪团伙引诱、社会歧视等等不良影响,更是误导聋生心理发展方向的不利因素。所以我们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引导与组织家长们用心关爱自己的残疾子女,比如要求家长们学习手语、讲究教育孩子的方法、常常到校看望子女等等。社会教育方面,我们觉得首先是学校要优化社会教育环境,达到加深聋生对社会的认识的目的,比如不带学生去网吧、娱乐场所,决不允许看不健康的电视,我们常常让他们走进普通中小学校园和健全孩子联欢、来到敬老院帮助老人、进入社区参加公益活动等活动。其次,学校通过办校风采、成果的展示,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宣传学生身残志坚、奋勇进取的风貌,赢得社会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和帮助,尽力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在这些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们参与了社会生活,体验了真善美,认清了假丑恶。学校还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榜样和警示教育,开设行为规范讲座,让学生了解在社会上做人处事的道理。还请周边学校的中学生、大学生来陪伴聋生度过周末,请派出所民警进行法制教育等等,均收到了良好的心理教育效果。

5、营造严谨、实用的语言环境。 聋生因为语言障碍,获取信息的途径受到限制,其言语活动的动机往往不足,如果缺乏应有的语言环境,那么其语言发展就更加困难,以词为基础的第二信号系统是建立在对语言良好掌握的基础上的,因此,营造严谨、实用的语言环境是促进聋童健康的心理素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先决条件。我们一是通过“双语”(口语、手语)的方式,使学生能较好地学习语言,语言的运用能力能在聋文化和听文化的广阔的语言环境中不断得到提高。二是充分利用残余听力,开展康复培训,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恢复语言,取得了促进智力发展的良好效果。三是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落实科(育)目标,全面发展学生整体素质,达到丰富学生“内在”言语内涵的目的。为了充实聋生的语言,我校从2009年起学校图书室添置了大量优秀图书,还每天开设了阅读课,培养聋生的写作能力,努力为他们今后与健全人的沟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越来越引起关注的问题,是一个内涵与外延都非常深刻的课题,须引起我们特殊教育教学和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作为教师就要以学校教育为平台,运用好各种教育素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参与舞台,才能取得教育的最大实效。

相似内容
更多>